作者:互联网

积分:0

  • 文章100
  • 阅读0
  • 评论0

大家都在问: 我们为什么要超频?

编辑:互联网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18-04-13 20:25:33

超频(源自英文 Overclocking, 简称 OC), 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如同字面上的理解一样, 简单来说就是将 CPU 显卡内存等硬件设备的额定频率提升一定幅度, 使之在更高频率下运行以达到更好的性能

超频的概念自诞生起, 已有几十年历史, 世界上第一块可超频的 CPU 已无从考证发展至今其已覆盖到相当多的硬件产品之上, 除了 CPU 之外, 显卡内存硬盘等都能够完成超频

我们为什么要超频?

超频是便捷提升电脑硬件性能的最佳途径, 超频类似于骑车, 同样可以理解是一种运动普通人骑车为了休闲娱乐和锻炼, 普通用户通过超频获得性能提升; 专业骑手通过特技动作挑战人类极限, 专业超频玩家超频同样是为了超越极限, 如果非要做一种定义, 那么只能说人类天生就有一种挑战极限的本质

超频会使硬件受损吗?

答案是: 有可能, 如果超频设置不当超频幅度太大或是电压太高,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你的硬件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并不能盲目超频, 事先了解相关知识必不可少当然, 如果在合理范围内适当超频, 则可以在代价很小的情况下提高机器的性能, 在散热合理的情况下, 对硬件的损耗几乎为零

所有的硬件都能超频吗?

这是当然, 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只是硬件的用料体质能支持多大幅度的超频, 一块默认 3GHz 的 CPU, 也许在 4GHz 下也能正常工作, 但你若想将其超频至 5GHz, 那么你只会从机箱中冒出一缕青烟再以显卡为例, 影驰名人堂系列显卡以用料奢华供电强劲著称, 相对于其他同型号显卡的高频稳定性更胜一筹, 名人堂最新力作影驰 GTX 1070Ti 名人堂就可以在手动超频的情况下, 提升 12% 甚至以上的核心频率, 性能直逼 GTX 1080, 最关键的是在这样的超频状态下依旧可以稳定运行这样看来, 相对于初始价格的性价比, 超频带来的性价比收益或许更高

普通玩家该如何超频?

那么现在的硬件应该如何超频? 除了硬件层面的 BIOS 直接调试之外, 超频软件在整个过程中往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CPU 通过 BIOS 提升外频是主要的超频方式, 另外由主板厂商提供的软件也可以实现超频, 显卡最主流的超频方式是通过软件提升核心和显存频率, 超频的同时注意微幅提升电压, 同时做好散热例如影驰专为影驰显卡打造的影驰魔盘, 其不但可以调节显卡灯效, 更能够实现一键超频, 提供了三种超频模式供玩家选择, 其分别是:

一键超频(影驰显卡均适用, 核心频率提升 3% 或 5%)

极速提升(影驰 GTX 1070Ti 名人堂专属, 一键提升 8% 核心频率)

自定义超频(影驰显卡均适用, 玩家根据需要自主调节)

超频该如何散热?

为了使超频后的系统更加稳定, 或者追求更极限的频率, 除了显卡本身的体质之外, 各种散热措施也必不可少, 其中包括: 风冷水冷半导体制冷干冰液氮压缩机乃至液氦也有混合其中若干种类型的散热方式, 例如风冷 + 水冷冰水冷等组合方式其中风冷是最为普及的一种散热方式, 水冷投入的资金会稍微高一些, 对于一般软件超频足以够用, 但这两者都无法制造出低于室温的散热条件, 故追求极限的超频玩家会采用例如液氮 (沸点 - 196) 等散热方式

超频的魅力究竟有多大?

液氮超频本身就是一种极限运动, 考验的是人的临场反应对系统的掌控能力对电压和温度的敏感性以及对整体散热的把握, 有极限就有人挑战, 于是衍生出许多超频赛事, 其中影驰 GOC 全球超频盛典就是其中最权威的超频赛事之一, 其作为影驰 & amp;NVIDIA 嘉年华的一项传统竞赛项目, 自诞生以来就吸引了全球各地顶尖超频大师的参与, 发展至今从未停下极限超频的脚步, 已然成为可以代表业界标杆的国际性超频大赛去年举办的 GOC 2017 更是首次将举办地移步海外, 在泰国曼谷盛大举办, 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这更加印证了超频的魅力正在不断影响着整个 DIY 行业

超频的未来在何方?

目前主要的超频玩家还是以 7080 后为主, 但在 90 后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者的今天, 超频是否会就此没落? 答案当然是不会, 权威超频网站 HWBot.org 就曾在 GOC 2017 现场公布了一项振奋人心的数据: 2010 年, 94%的超频活动仅来自某支专业战队, 而到了 2017 年, 97%的超频活动都是个人行为! 这正说明了超频不但没有没落, 反而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认可我们相信, 超频的未来是一片晴空, 即使有过阴霾, 但温暖的阳光终究会照耀大地

赞吧APP大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