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互联网
积分:0
看头号玩家前一周, 我在帝都跟一个豆瓣大佬出门遛弯, 进了家高达模型店在那家店里里, 我看到了 MG3.0 元祖 PG 掉毛, 还有其他一大堆让我心痒的玩具不过等到走出店门时, 我没拿那几款大家伙, 而是只提了盒 RG 版的新安洲虽然我拼过不少模型, 但功力这么多年了也没点长进, 永远停留在素组加勾线的初级阶段, 大概是高达创战者里第一轮就要被淘汰掉的那种路人角色我想我要是真买了那几个大家伙, 到头来也是浪费钱, 不如老实点算了但是看过电影以后, 我突然想搞个元祖 RX-78-2 来玩玩, 对当初的决定感到十分后悔倒不是说掏不起那几百大洋, 关键现在桌上还摆着个骨架状态的新安洲, 要是半途而废, 不先拼好它的话, 我会更加难受
新安洲: 吔屎啦, 我也是本质高达啊!
之所以会冒出这个念头, 当然是因为电影里高达 VS 机龙那一段, 实在是太他妈帅了怎么说呢, 感觉要是元祖的正牌驾驶员阿姆罗. 雷, 战斗时的动作也这样简洁而凌厉, 夏亚怕是在 Side 3 就死翘翘了说起来不算动画, 这似乎是高达第一次登上大屏幕 (2000 年初那个黑历史真人电影不能算, 前几天环太 2 里打酱油的独角兽模型也不能算) 据说它一登场, 许多影院里就响起了低低的喝彩声, 可见高达在中国还是有着不小的知名度当然因为我周五去的中午场, 厅里没什么人, 所以没有那种氛围, 就很有些可惜
作为电影原著小说的译者, 元祖高达的登场并没有让我感到意外毕竟书里高达 VS 机龙就是重头戏之一, 不过说实话, 电影对原著的改写可谓巨大原著里头, 虽然偶有提及新兴的游戏和家用机 (比如魔兽世界和索大法 ps 系列主机), 然而它致敬和描写的主要还是七八十年代的老电影和老游戏这种怀旧的色彩在电影里被冲淡了许多, 当然我们还是能看到德罗宁汽车(就主角开的那辆, 出自回到未来) 闪灵铁巨人和神圣手榴弹 (出自无厘头电影神作巨蟒与圣杯), 但与此同时, 我的世界猎空和斯巴达战士(对, 就是光环里士官长那支队伍) 也大放异彩回过头来说元祖高达, 尽管它早在 79 年就诞生了, 可是机设跟着时代不断修正, 模型出了一款又一款, 实际上时髦得一比今年的 OVA 动画高达 Origin 里, 还出现了它的身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七十二岁的斯皮尔伯格拍出了一部潮片, 衬得原作倒是显出了几分暮气
电影里出现的吉姆. 雷强, 装甲涂装使用了风暴英雄里特有的版本, 这是否预示着风暴终于要火起来了?
剧情方面, 玩家 1 号毕竟长篇小说, 世界观能慢慢展开, 人物塑造的空间也更足, 而电影得在两个小时里讲完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多少会显得仓促詹姆斯. 哈利迪为什么决定把遗产以彩蛋形式处置, 主角和阿尔忒密斯怎么就突然好上了, 电影里都没有给人令人信服的解释 (其实后面那件事书里也写得不够清楚, 但总归比电影强点) 反正我从电影开场直到叠楼被炸, 一直觉得剧情推太快, 人物动机也有些莫名其妙, 蜜汁尴尬不过大多数观众似乎没有这种感觉, 所以这大概只是我个人的感想罢了
至于炸叠楼, 我看到有人诟病说, 电影里姨妈被炸死以后, 韦德沃兹转眼就开始跟阿尔忒弥斯谈情说爱, 相当没心没肺这个也得跟原著扯上关系恩斯特. 克莱恩在写小说的时候, 估计参考了哈利波特, 韦德沃兹在他姨妈家的待遇, 就是哈利在德思礼家的翻版 (连姨妈这个属性都没变), 属于天天挨打的出气筒这样的姨妈, 死就死了, 当然谈不上多伤心书里韦德真正哀悼的, 还不如说是热心肠的吉婆婆, 就是电影开场他滑索下来时打了个招呼的老太太(说起来吉婆婆在电影里居然没死, 电影最后, 她是叠楼区住户里第一个出来阻拦索伦托的) 可是电影里既然没把姨妈描写成了混蛋, 那韦德的行为确实显得冷血了些, 这个, 只能算斯皮尔伯格的锅
当然咯, 电影对原著同样进行了许多值得赞赏的精简和修改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 在主角团队黑进大反派诺兰. 索伦托的 VR 系统那里他们完美地模拟了索伦托现实中的办公室, 让他以为自己真的被消音手枪指着胸口, 这样成功套出了不少情报相比原作中主角以身犯险, 孤身深入 IOI 总部, 靠着黑市买来的天知道靠不靠谱的内部漏洞资料搞破解更加可信, 也更加好看
黑进索伦托 VR 那一幕, 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死神名梗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了我没使用镜花水月的错觉?
哈利迪资料馆馆长身份的设定也很不错, 说实话, 我压根没想到看似 AI 的馆长其实是奥格登. 莫罗, 绿洲的另一个创始人, 而韦德用来续命的二十五美分硬币也是他给的随随便便就给玩家这样强力的道具, 也从侧面暗示了哈利迪即使和莫罗分道扬镳, 也依然信赖他的朋友, 让他在绿洲里保留了超级管理者的权限
可惜的是, 奥格登. 莫罗和那枚硬币的设定修改, 让世界上最出名的游戏之一吃豆人没了登场的机会原著里, 主角是靠把吃豆人打到 255 关, 进入 BUG 画面后获得理论最高分才获得硬币的相比其他那些混个脸熟, 一两笔就带过的八十年代流行文化元素, 吃豆人占去了小说不少篇幅, 可以看出作者的真感情前两年同样打 80 年代情怀牌, 差不多是头号玩家预演的电影像素大战, 甚至把吃豆人放在了电影的宣传海报上
像素大战日版海报
同样在小说里戏份重要, 但是没登上电影的著名 IP 还包括龙与地下城 (D&D) 和奥特曼 D&D 在欧美家喻户晓, 从桌游到电子游戏, 它对欧美角色扮演游戏影响至深, 还有博德之门和无冬之夜系列这样的神作这样一部讲游戏的电影里没出现 D&D, 很不正常我猜这八成是威世智 (贬称卫生巾, 万智牌就他们开发的) 的原因威世智 97 年收购 TSR 公司, 获得 D&D 版权后, 就对应用这套规则的游戏公司来了个狮子大开口, 恨不得要把你做游戏的利润的一半吸走为什么 Bioware 和黑曜石后来开发的游戏像龙腾世纪永恒之柱这些, 不继续使用他们驾轻就熟的 D&D 规则了, 就是因为掉进钱眼里的卫生巾开价实在太高华纳去找他们谈版权的时候, 他们很可能还是那副尿性, 结果电影干脆不用 D&D 了, 如果真相确实如此, 那市场日益缩水的威世智少了个蹭热度的机会, 而头号玩家没能把情怀更上一层楼, 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双输
奥特曼属于另一种情况假如圆谷制作 (圆谷英二创立的公司, 拥有奥特曼版权) 也和威世智一样, 那我们连在电影里看到机械哥斯拉也不可能, 毕竟哥斯拉和奥特曼版权同属一家据说奥特曼没法登场, 是圆谷英二把海外版权卖得乱七八糟, 想加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加进去的缘故按照奥特曼在中国的知名度, 它真出现在了电影里, 观众们的反响大概比会看到高达更热烈
不过事情总分两面, 奥特曼的没能加入, 让铁巨人有了登场的机会(据说那机器人的戏份本来是给奥特曼的), 大东也因祸得福, 活到了片末原书里他变身成奥特曼大杀四方时, 惨遭 IOI 真人谋杀电影里既然没有奥特曼了, 他死亡的桥段也就一并砍了
铁巨人
如果铁巨人让位给奥特曼, 那最后一战就是高达奥特曼和机械哥斯拉了可以说, 日本人民从此站起来啦!
既然说到了大东, 那最后可以喷一喷影片翻译问题有没人觉得大东和他的搭档, 阿修, 这两名字, 特别乡土味儿? 取个大东阿修风格的 ID 在绿洲里出门, 和在 CBD 的商务会议上说俺叫三硕, 村那头来的一样, 充满了强烈的违和感但两人在电影里担当的, 似乎也不是搞笑役其实看英文, 你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 Daito 和 Shoto, 取自日语, 意即长刀短刀这点上, 我觉得电影的翻译, 能力真是不太行就算 get 不到原意, 麻烦音译成戴托, 索托好伐, 再怎么样, 也好过大东阿修啊, 是不是?
另外一些细节, 翻译也没处理好, 举个例子, 电影开场借主角之口介绍未来世界时, 他说导致世界如此破败的原因之一是网络大堵塞 Excuse me? 我看这绿洲上得还挺流畅啊, 哪有网络不行的迹象实际上, 电影指的是因为化石燃料枯竭, 现实中载具废弃导致的交通大拥堵不然人们造叠楼的那些废旧汽车哪儿来的?
中国电影引进是垄断行业, 发龙标的说了算, 连带着电影翻译也垄断了起来后果嘛, 前两年某贾姓翻译就挺出名, 无须赘述当然这个我吐槽也没用, 毕竟谷大白话某电影的译本也被否了, 是不?
玩家一号
目前这部电影在 IMDB 上的分数高达 8.0, 豆瓣更惊人, 居然有 9.1, 看架势, 国内的最终票房可能要过 10 个亿但冷静下来想一想, 剥离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经典 IP, 不打情怀牌, 电影还剩下什么? 一个乏善可陈的故事? 可能比龙傲天似的原著好那么点儿吧, 我觉得不过话又说回来, 谁不想在大银幕上看蝙蝠侠对抗达斯. 维达红莲之眼暴打威震天高达 OO 怒砍机械哥斯拉薛帕德指挥官驾驶红色有角三倍速利维亚的杰洛特在诺森德除魔呢?
记得以前老有人说宅文化是亚文化, 但看看如今电影的票房, 那些愿意掏钱去影院看宅片的人, 哪里还是什么小众群体, 这个亚字, 怕是有点儿名不副实大方点承认吧, 为这部影片贡献了票房的你, 也是阿宅! 甚至可以说, 影片本身的素质如何, 其实并不重要, 恩斯特. 克莱恩和斯皮尔伯格选了这么个时间节点, 狠戳宅们的 G 点, 见证乃至催化了宅时代的到来, 这才是更关键的